
青城山,北緯31°上的一處清涼之地。青山蒼翠里,盛夏避暑好乘涼,冬日賞雪泡湯。青暇山居,隱藏在青城外山的半山腰,一池清水如同一面明鏡,襯得山水一色。群峰環繞起伏,林木蔥蘢幽翠。
▼民宿鳥瞰圖,周圍群峰環繞起伏,林木蔥蘢幽翠

我們在想,什么樣的設計可以襯托這滿懷生命力的土地——道教發源地,半山的曲徑通幽,與世無爭的安寧。直到初次到此的雨天,雨淅淅瀝瀝下著,云霧繚繞山間,輕薄浣紗繚繞,就與此緣份開始。與清風霽月為伍,清淡優雅的山居生活,我們嘗試用建筑與景觀,共同去詮釋道家淡泊而寧靜致遠的思想,完成此次人、建筑、山川之氣息合和的設計!
▼民宿俯視圖



關于青暇山居的所在
現在的青暇山居曾是二棟隱于大觀鎮滟景村里的別墅。且不論其設計的好壞,單是這兩棟橫亙于山坡上的三層建筑,就將它們委身的山坡人為地分割成兩處——(1) 房前可觀遠山云起霧落的積極用地;(2) 屋后陰影中雜樹叢生的消極用地。那建筑的氣息與基地本身實是如同陌路。
▼改造前建筑及其環境分析

關于青暇山居的氣息養成
壹 · 有自無中生,實從虛空來
改造的重點不在于別墅本身,而是在于兩棟建筑之間的虛空處。兩棟別墅之間形成的階梯空間面東而背西,名為”迎曦”。
▼名為”迎曦”的階梯空間

“迎曦”拾坡而上,直入一處僻靜的方庭。庭中下布苔石鏡巖,上有桂枝垂探。即使從環繞方庭的書廊后面的方窖外眺,亦可看到層疊的遠山和云霧。在雨天,庭院里細長的雨滴,沿著瓦片屋頂低落成好看的水簾,打落在長滿苔蘚的石頭上,最是動人。露天水池與庭院,透露著質樸簡約的侘寂之美。在黑白濾鏡下,散發出由內而外的禪意美學。不只如此,這一系列空間(階梯、書廊、方窖)的屋頂在兩棟舊別墅的三層形成與半坡宛然相連的天然眺臺。這平臺亦將三層別墅分為上下兩個空間。其上為承接地氣的單層宅院,其下則是青暇山居的兩層主體空間。無論上下,曾經的消極用地已化為氣息通達暢游的積極所在。
▼雨天中的庭院


貳 · 青暇居坡上,人從山下來
若要進入青暇山居,穿過小小的山門后需步上一段山花爛漫的小坡,再走上名為”大觀”的橋亭。植物簇擁著向上生長,卻偏偏留出一條爬滿青苔的石子小路,一切好像原本就長在那里。在經受過時間與自然的洗禮之后,更顯質樸與堅韌。隨著大觀亭下的香煙裊裊升動,人可步上平臺,在桂花樹香四溢間穿過橋亭,即可進入青暇山居的主體空間。
▼大觀亭鳥瞰

叁 · 開池不待月,池成月自來
連接青暇山居中軸空間序列與入口空間序列的關鍵所在,即是那一方靈性的水池。這里本無水!而且,在我們的設計思想中,也本無意為追求舞臺效果而強造水景。是業主李先生對水的偏愛改變了我們的想法。如果”人欲而我不予”,那這份“內在執著”可不是“人心”與“建筑”的緣份。所以,后來一方清池出現于此,映接朝霞霧露或澄空云白,為兩個空間序列提供了無數變幻的氣息。
▼水景與主體建筑,水池連接青暇山居中軸空間序列與入口空間序列





肆 · 林間事
“道人庭宇靜,苔色連深竹?!焙笤旱闹窳值缊鐾瑯右馕渡铋L。離開主體建筑的茂竹深林以一個以竹為穹的圓形道場為中心,設有傍桂樹叢生的樹居、結于巖頭溝上的草廬、依道場而起的房舍,還有從竹間探身崖壁的竹屋……所遇之舍,無不應其棲身之環境而成心。竹子是一種天然契合于“道-氣”之生命結構及運動機制的形物,我們在后院開辟了一處竹林圍合起來的圓形道場。山林間的浩然之氣在空氣中流轉。深呼一口氣,像是呼出了凡塵間的瑣事,只留一絲清暇在心間。
▼林間事動圖





關于青暇山居的空間命名
命名與空間的意境有關,”青暇山居”本就是青城山上的片刻閑暇。
壹
賞桂花樹的“大觀亭”出于此處鎮名,而其直面的“滟景”便是此間村名。開門見山!客人一至,空間便已告訴你的所在。這與當代道人的命名有異曲同工之用。
▼賞桂花樹的“大觀亭”
貳
“唯余清影落江湖”——”清影”是映于池波上的長亭。在此抄經、啜茶、枯坐、眺遠,全是生命中似虛是實、似影還真的瞬時。
▼”清影”是映于池波上的長亭
叁
“迎曦”——顧名思義,就是那笑迎朝霞暮霧的階梯講堂。迎曦之上的方庭則是靜享”檐前滴水、堂前過風”的去處。
▼名為”迎曦”的階梯講堂
庭間苔蘚間有石橫臥,遇水而其面如鏡,因仰向夜空而得月——猶如“掬水月在手”,故名”掬月”。
▼名為”掬月”的庭院

肆
“宴·平樂”是山居的餐廳,宴時亦可臨池而賞平時之樂。
▼“宴·平樂”是山居的餐廳

伍
喚為”暇客行”的大堂空間里,有燈自天花上如水袖瀉地,夜時便隔空矗立水上。袖內又有光,其下可打坐。此盞隔窗臨水的水袖燈是出自呂洞賓的詩意——“朝游北海夜蒼梧,袖裏青蛇膽氣粗。三過岳陽人不入,朗吟飛過洞庭湖?!辈缴洗笥^亭時,那盞與煙香纏繞的蠶絲燈,燈面上隨步階而轉的有四句詩,是設計者最喜愛的道家詩:“登上高樓看八都,墨雲散盡月輪孤。茫茫宇宙人無數,幾個男兒是丈夫?”唯此,建筑的氣息與人的氣息方可交融更久。識者自識之?!毕究托小贝筇美锏目萆剿畬嶋H是個天氣預報裝置。光弱時陰雨,光強則晴。若是孤光直射假山之上,便是艷陽高照的天氣。
▼大堂及水袖燈

陸
青暇山居客房的命名看似無章,其實是以每個合伙人心儀的名字命名,也是人與建筑空間的連接的一種方式。這其中也有間名為”承構”的房子。
▼承構客房
柒
“結廬”離青暇山居主體最近,遠一步則入篁林。它的名字來自陶淵明詩”結廬在人境,爾無車馬喧”。
▼”結廬”客房


捌
毗連圓形道場的兩間客房分別名為”少醺”(”酒喝微醺,花著半開”之意。)和”恒吟”(意為琴音不絕)。
▼名為”少醺”和”少醺”的客房
玖
從竹林里探出頭,懸于溪上崖壁的是兩間竹樓——“云抒”與“庭花”出自”看庭前花開花落,看天上云卷云抒”的意境。說是竹樓,但其三面凌空處都是整面的透空玻璃。早上醒來,透過玻璃墻的俱是晨光竹影、云漲霧落,仿佛徹夜睡于竹林間。有無竹林七賢的氣息?若論視覺感受,再好的建筑設計也有逢時與落伍。若論通過眼耳鼻舌身意而得的氣息感受,好的建筑設計便無過時之說。
▼名為“庭花”的竹樓
項目名稱 | 成都青城山青暇山居
項目功能 | 民宿
業主單位 | 成都青暇山居文化傳播有限公司
項目位置 | 四川都江堰市大觀鎮艷景社區十組20號
建筑設計 | 深圳承構建筑咨詢有限公司
景觀設計 | 緯圖設計機構
室內設計 | 承構空間環境設計(深圳)有限公司
用地面積 | 7259㎡
建筑面積 | 1850㎡
建筑設計團隊 | 柴晟 梁閔冠 張鵬 康俊杰
景觀設計團隊丨李卉 楊燦 譚斐月 劉恬恬 李婉婷 戴甘霖 宋照兵 張梁 李理 余中元 高源 王瓊 廖春霆 胡小梅
設計時間:2018
建成時間:2019


